十二指肠瘘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临床见闻早期肠内营养在重型颅脑损伤患
TUhjnbcbe - 2020/12/7 20:59:00

营养供给分为肠内和肠外,对于哪一种效果更好,一直是临床的争议问题。下面以年2月到年2月期间收治的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对象,对肠内、外两种方式的疗效进行对比研究。总结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选取的年2月到年2月期间就诊的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52-88岁,平均年龄(66.42±2.50)岁;观察组男性33例,女性29例,年龄51-87岁,平均年龄(66.45±2.55)岁。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患者均实施基础护理,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供给,建立静脉通路,利用输液泵静脉将维生素、葡萄糖及氨基酸、电解质等输入患者体内,将剩余的营养物质在3L的聚乙烯袋中混合均匀后,静脉滴注;观察组肠内营养供给,颅脑损伤24h内进行,使用营养泵泵入营养悬浮液以50ml/h的速度输入胃内,根据患者的肠蠕动、肠鸣音及大便情况,提高悬液浓度和用量,持续1周,全量泵入,以-kL/kg标准控制供给量。

1.3观察指标

比较患者治后的营养学指标,包括血红蛋白、血浆前白蛋白、血浆白蛋白水平,比较患者免疫功能诊断指标,包括IgM、IgG、CD4+、CD4+/CD8+。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涉及到的统计数据均纳入SPSS20.0进行处理,百分数占比为人数/总人数,比较使用卡方检验,平均年龄、病程数据比较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当P<0.05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营养指标水平比较

观察组营养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患者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免疫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3、讨论

颅脑损伤患者多部分是由于交通意外、坠楼或者重创等,导致的头颅损伤,颅脑损伤造成的颅骨骨折,甚至会直接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病情进展快,十分凶险,一旦抢救不及时,或者患者身体状况不佳,将直接引发患者死亡。这种疾病的临床治愈难度大,预后也并不理想,临床只有通过营养供给,改善患者的身体免疫水平和胃肠道功能,促进患者身体功能的康复。经过本次研究发现,早期肠内营养供给能明显提升患者的免疫水平,改善胃肠道功能,对于患者的预后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这主要是因为早期的肠内营养供给是通过鼻胃或者鼻肠管等,借助营养泵的压力,向患者胃部直接泵入营养要素,这种营养摄取方式,能有效改善患者身体的营养状况,对于提升患者的身体免疫力也有着很大的帮助,通过这种方法治疗1周时间,即可看到明显的效果。本次研究中,实施的早期营养供给最佳时间是颅脑损伤24h内,此时是身体机能最需要营养要素的时候,当患者身体代谢能量得到满足时,此时的抵抗力增强,局部血液循环和激素黏膜细胞分泌水平,都得到明显提升,胃肠道功能恢复良好,此时便能取得理想的临床效果。因此,实施早期的肠内营养供给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值得推广。

原作者:钟永芳

原作者单位:医院重症医学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临床见闻早期肠内营养在重型颅脑损伤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