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瘘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幽门螺杆菌中国大约有7亿人感染,一人得病
TUhjnbcbe - 2023/1/12 0:33:00
北京著名皮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hl/210611/9052592.html

今天我们来了解一种目前感染率极高的胃部细菌——幽门螺杆菌。

过去,人们认为因为胃内部高酸的环境,细菌是无法生存的,但实际上我们一直伴随着人类进化发展。随着研究不断深入,人类发现了幽门螺杆菌的存在,这是一种与胃溃疡、慢性胃炎、胃癌的关系非常密切的菌。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我们世界范围内一半以上的人口,都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其发病率各个国家不同,甚至同一国家的各个地区也不相同。

在亚洲地区,中国内地、中国香港等感染率高达60%-70%。

幽门螺杆菌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幽门螺杆菌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它可通过手、不洁食物、不洁餐具、水源等途径传染,一般情况下通过「粪—口」传播和「口—口」传播。

「粪—口」传播:如厕后不洗手,又去吃东西或者摸嘴巴。

「口—口」传播:相互加菜,接吻,用嘴喂宝宝等。

换句话说,如果家里有一个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那么其他人也可能因为共同饮食,共同生活等而受到感染的概率是非常高的。

感染幽门螺杆菌有什么危害呢?

目前的数据显示,感染者中有将近%会伴随着慢性胃炎;95%的十二指肠溃疡和70%的胃溃疡是幽门螺杆菌引起的;63.4%的胃癌是由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

对于那些相对轻微的症状,比如说腹胀、不消化,甚至腹痛,很多人都认为自己是「肠胃不好」「老胃病」,并没有被重视。

有研究表明,我国10岁以下儿童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会达到40%~60%。

孩子如果感染幽门螺杆菌,会导致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欠佳,从而生长发育落后,甚至患有胃部慢性疾病。

如何检查自己是否被感染了呢?

一、侵入式检查-胃镜活检

(1)胃镜检查(快速尿素酶试验)。

这个方法是在做胃镜的同时,取1-2块胃的组织放进一个小瓶子的水里面,通过水的颜色变化来判断你的胃里面有没有菌。

二、非侵入式检查

(1)碳13、碳14呼气试验

你先吃个药,等药和你的胃互相作用后,再吹个气,最后机器通过气来判断你有没有幽门螺杆菌。

碳13和碳14检查方式也很简单,吹口气就能完成。

具有无痛苦、灵敏度高、检出率和符合率高的特性,是近年来很受欢迎的一种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方法。

(2)抗体测定法——抽血检查

抽血检查血液中是否有抗体。

但不能代表是否正在感染,因为即使根除了,抗体依然还是阳性。

(3)抗原测定法——粪便检查

检查粪便中是否有Hp抗原。

不同的检查有什么区别,各自的优缺点又是如何的呢?

下面整理了一张表格↓↓↓

那平时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呢?

①第一次检查并且有做胃镜:选抽血、呼气、粪便或胃镜。②第一次检查但不做胃镜:选抽血、呼气或粪便。③复查:选择呼气或者大便,一般都是呼气。(停药一个月以后查)④消化性溃疡出血、胃MALT淋巴瘤和胃黏膜严重萎缩:选抽血⑤在2个礼拜内吃过质子泵抑制剂:不能选择呼气。⑥在4个礼拜内吃过抗菌药物、铋剂和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包括生大蒜):不能选择呼气。⑦切胃手术:不选择呼气。

感染幽门螺杆菌一定要根除吗?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感染了HP的患者一定要根除,

不过这7类人最好要及时根除

1.消化性溃疡(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2.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症状、胃黏膜萎缩或糜烂的人;3.患有胃癌、胃癌术后或有胃癌家族史的人;4.MALT淋巴瘤患者;5.计划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或非甾体类消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的人;6.患有不明原因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人;7.其他幽门螺杆菌相关性疾病(如淋巴细胞性胃炎、增生性胃息肉、Menetrier病)。

孩子要不要根除幽门螺杆菌呢?

根据当前的国际指南权威解读建议:在查儿童消化不良的病因时,对于幽门螺旋杆菌的情况

——不用查!

因为医生发现儿童进行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弊大于利:

一部分孩子感染后可以不治而愈;一般孩子感染不会造成溃疡及肠化生的局面。过早给儿童使用抗生素,可能会造成抗生素的耐药性,对未来的健康不利。

儿童HP感染与成人HP感染有所不同

1、儿童HP感染者发生严重疾病的几率很低,大部分感染HP后没有明显症状,少部分有腹部不适,如恶心、呕吐、返酸等消化道症状。2、儿童HP感染根除后再感染率可能较高,而成人真正根除后,再感染率较低。3、儿童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有一定的自发清除率,大约10%左右,而成人HP感染,不经治疗,不可能自发清除。

关于幽门螺杆菌的介绍我们先到这里了,下个章节我们讲下如果需要根除幽门螺杆菌,那么应该如何做?日常生活要怎么吃?药物有什么讲究?什么时候需要复查?

我们下个章节见!

1
查看完整版本: 幽门螺杆菌中国大约有7亿人感染,一人得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