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瘘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胰腺肿瘤3年后恶变为癌32岁工程师上学术
TUhjnbcbe - 2022/11/4 19:34:00

-05-:23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张苗通讯员王家铃

32岁的消防工程师小姜怎么也没有想到,在近十年工作中培养的工程师思维还能帮他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手术医生。

年纪轻轻的小姜在这几年里一直被胰腺长着的巨大肿瘤所困扰,在湖南、医院都没找到愿意为他做手术的人——毕竟肿瘤太大,还粘连着大血管,手术时的一点点小失误都可能导致最严重的后果。

最后,浙江大学医院的彭淑牖、洪德飞两位专家为他解决了难题,而之所以找到他们两人,是因为小姜旁听了一场国际胰腺癌学术大会,他的工程师思维让他找到了演讲者中水平最高的两位专家。

湖南、医院

没医生敢轻易取肿瘤

小姜第一次发现自己的胰头长着肿瘤,是出于一次意外的体检。

“医院看痔疮,干脆做了一次全身体检,结果发现了这个肿瘤。”那是3年前,肿瘤已经有5厘米大了,好在根据活检结果,肿瘤是良性的。

医院,医生尝试着手术,当医生切开了小姜的腹部,却发现肿瘤已经完全包裹住了几条重要血管,要把这个肿瘤从几根血管上分离出来,可能会引起大出血,导致患者死在手术台上。手术医师无从下手,只能放了一根引流管,就缝合了伤口。

不得已,小姜把求医的希望寄托于上海。在上海,医院,专家们都认为手术风险太高了,婉言劝其回家静养。

婚后不久的小姜为了治病,体重从斤降到了斤,原本催着他生孩子的爸妈也不再说这个话题,“万一这个肿瘤发展,小孩生下不久,我就离开人世了,小孩就没爹了……”小姜说。

旁听学术大会

找到掌声最响的专家

就这样,每半年到上海复查一次肿瘤的情况,成了小姜监控它的唯一办法。今年4月份复查,CT、胃镜检查发现肿瘤也已经从良性转成了恶性,肿瘤也长到了7厘米,这相当于给小姜设定了生命期限。

4月底,湖南当地的一位医生告诉小姜,自己要去上海参加国际胰腺癌学术大会,可以帮助他介绍国内有名的胰腺外科医师。

小姜的工程师思维在这里又发挥了作用,“这样的学术大会,水平最好的专家肯定在里面,我就找那个发言时鼓掌最多的人,一定是大咖。”

会议开始后,小姜就坐在会场最后一排。

会上,来自浙医院普外科的洪德飞教授,和他的86岁老师彭淑牖教授,在演讲报告过程中以及结束后都得到了全场的十几次掌声,等他们走下讲台,小姜就带着自己的病历资料拦住他们。

两位来自杭州的专家仔细看了他的材料,还问了年第一次手术的情况,两人很有把握地告诉他:“不仅胰头肿瘤能够切干净,而且切除后预后不会差,你的肿瘤原来可能是个良性的肿瘤,慢慢变成癌的,这种肿瘤往往切除后病人能够长期生存。”

“有救了。”小姜3年来第一次充满希望。

两位专家自创技术

助手术成功

小姜入院后,各项检查都很快出炉。洪德飞教授还把他的CT检查发到香港和新加坡去,并告诉他“CT和磁共振检查都是平面的,判断血管与肿瘤关系不是非常清楚,但通过3D重建,可以准确地判断肿瘤是把血管包绕了,还是侵犯了”,这对于计划手术非常重要。

4月底,彭淑牖、洪德飞两位教授一起帮小姜做了手术,手术名称叫扩大胰十二指肠根治术。这个手术术中最大的风险就是大出血,损伤重要血管,术后最大的风险就是胰肠接口发生不愈合,发生胰瘘,这是一个国际性难题。

但凭借术前精心的准备,和丰富的胰腺外科手术经验以及他们独自发明的胰肠连接技术,因此,两位专家操刀时非常有把握。

“对这种非常大的肿瘤,我们预先就设计好手术路径,叫动脉优先切除,也就是先把供应肿瘤的动脉全部游离结扎,然后连同静脉血管一起切除肿瘤,把血管对接起来。”洪德飞说,这样不仅切得很干净,而且还减少出血。胰肠连接技术是以其姓氏命名的“洪氏一针法”,不仅速度快,而且胰瘘率很低,目前已经被国内60多家胰腺外科中心采用。

“没想到,手术这么成功,刀疤也不痛,术后恢复这么快,我第2天就吃稀饭了,两位专家太厉害了。”小姜连连向钱报记者夸奖道。才住院一周余,他就能够出院了。因为手术技术可靠,出血少、引流管也少,恢复也自然很快。“病好了,最想做的是什么事?”当记者问到时,小姜不假思索地说:“和老婆商量好了,要两个小孩。”

1
查看完整版本: 胰腺肿瘤3年后恶变为癌32岁工程师上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