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瘘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科普脑损伤脑垂体病变及介入手术
TUhjnbcbe - 2021/9/5 1:01:00

浅谈脑损伤标志物两项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尤其多见于:1、急性脑血管病,包括急性脑梗死和急性脑出血。2、心源性缺血缺氧性脑损伤。3、头部外伤、感染、中*等等。由于这些中枢性损伤可导致脑瘫,癫痫,精神运动迟缓等后遗症及各种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早期评估、诊断和治疗中枢性损伤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疾病的预后效果。临床常用脑电图,影像学检查等方法进行该类疾病的诊断,但在时效等方面均不及脑损伤标志物及时、灵敏,所以寻找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脑损伤标记物有着及其重要的临床价值。

S蛋白又叫中枢神经特异蛋白,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在细胞增生、分化、基因表达、细胞凋亡中具有重要作用。大脑损伤后,S有一定的时间变化规律,而且与脑损伤程度及预后又紧密相关,稳定性较好,其浓度值的检测有助于临床上判断神经组织的病灶大小、治疗效果及判断预后等。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是颅脑内的可溶性蛋白,存在于脑、脊髓、周围神经节及神经元细胞的胞浆内。脑组织有损伤或神经元有病变时,此酶从神经元内“漏出”,跨越血脑屏障进入血液循环。

因此,定量检测脑损伤标志物两项(S、NSE)对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具有早期诊断价值,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脑损伤的死亡率和致残率。仅需3ml血液即可检测,创伤小,灵敏度高,特异性好,能及时评价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及程度。

目前,医院核医学科开展检测脑损伤标志物两项(S、NSE),用化学发光的方法定量检测脑损伤标志物的浓度,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检测有重要意义。

张碧辉、吴晓丹

四肢肥大,警惕垂体瘤

“垂体”出状况,症状多易误诊

李先生1年多前出现面容改变、皮肤粗糙、手掌和足部逐渐肥大,鞋码变得越来越大。到医院就医,未见明显异常,所以没太在意。后来症状逐渐加重,做了各项检查,被诊断为垂体生长激素腺瘤,原来在李先生的颅底,有一个2.8*3.2厘米大小的垂体瘤,正是他是生长激素性的,所以造成了李先生鼻头、嘴唇、手脚这些身体肢端短时间快速生长,最后李先生经过单鼻腔经蝶垂体瘤切除术后,症状才消失。“如我们患者能对垂体瘤多一些认识,早点确诊,患者的治疗就可以少走弯路。

这些变化要警惕

视力不好、四肢肥大、面容粗糙、月经紊乱……这些看似该到眼科、皮肤科、妇科的疾病,其实幕后很可能还潜藏着一个“黑手”——脑垂体瘤。脑部“垂体”虽然是个“小不点儿”,但它是人体内分泌的“司令部”,很多脑垂体出问题的患者因找错科室而延误病情。因此,认识脑垂体这个内分泌“司令部”很重要。

近年来垂体瘤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不过,垂体瘤比较“温和”,大多数患者的症状不明显,且进展比较缓慢。但是当出现以下症状时,要警惕脑垂体瘤在“捣乱”:皮肤改变(由光滑变粗糙)、肢端肥大(手指脚趾变粗大)、视力下降(突然看不清看不见或视野缺损)、内分泌失调(停经或月经紊乱)、性功能下降(阳痿或早泄)、不孕不育等。出现以上症状和问题时,请尽快到神经外科进行检查。

神经外科微创手术解决大问题

虽然脑垂体瘤导致的症状多多,但只要经过手术切除治疗,这些症状会逐渐消除。垂体瘤经鼻腔神经内镜显微镜技术微创手术已日益成熟,大部分垂体腺瘤可采取微创经鼻蝶入路切除肿瘤,不需要开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并发症概率低等优势。

神外一科罗云梅

肿瘤血管性介入治疗优势

肿瘤介入治疗又名微创介入疗法,具有创伤小、靶向性即针对性强、康复快、可重复性强、可多种技术联合应用等优势。

该治疗是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将特制的导管、导丝等精密器械引入人体,对体内病灶进行诊断和局部治疗。它的最大特点是不用开刀,把细管子通过米粒大小的切口(穿刺点)即可治疗多种棘手疾病,如冠心病、心律失常、肿瘤、血管瘤、各种出血、脑血管畸形等。具有不开刀、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的特点。

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分为血管性介入治疗和非血管性介入治疗。血管性介入疗法适用于:肺癌、食管癌、肝癌、肝转移癌、胃癌、肾癌、结肠癌、胰及十二指肠肿瘤、宫颈癌、卵巢癌、膀胱癌、肢体肿瘤等。

血管性介入疗法主要是针对肿瘤的供血动脉,或将抗癌药物注射到肿瘤区,直接杀癌;或栓塞肿瘤供血动脉,阻断肿瘤的营养供应,使瘤体体积缩小;或施行双介入,将抗癌药物和栓塞剂有机结合在一起注入靶动脉,既阻断供血,同时药物停留于肿瘤区起到局部化疗,杀死肿瘤组织的作用。因创伤小,术后仅需加压包扎24小时,盐袋压迫6-8小时。

肿瘤介入治疗的优势是无需开刀,一般只需要局部麻醉而非全身麻醉,从而降低了危险性。定位准确损伤小、恢复快、效果好,并发症发生率低;与手术、全身化疗相比较,术后并发症相对少、轻对身体的干扰不大,在最大程度上保护了正常器官。*副作用小,对于尚无根治方法或不能手术的恶性肿瘤,介入治疗能够尽量将高浓度的药物局限在病变的部位,对全身*副作用小,使绝大部分患者能接收治疗。

肿瘤介入疗法可进行肝癌、肺癌、膀眈癌肝癌、肝转移癌、肠癌肝转移、胆管肿瘤、盆腔肿瘤、食道癌等恶性肿瘤的治疗;对非肿瘤介入冶疗、组织器官活检术、囊肿硬化术、胆道引流术、狭管扩张术、支架置入再通术、经颈静脉肝内门脉分流术等有很好的效果。如果能让中医药结合现代医学在放射介入学、肿瘤热疗学、物理治疗,则对对各种疑难杂症的介入具有非常有益。

介入医学科刘靖欣

聊聊神经介入的那些事

神经介入治疗是通过股动脉(或股静脉)穿刺,利用特殊的导管到达颈部或颅内血管,治疗颈部或颅内血管疾病的方法。神经介入不同于传统的开颅手术,具有不开颅、损伤小、患者恢复快的特点。神经介入治疗的脑血管病包括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颈动脉狭窄、颅内动脉狭窄、急性脑血栓形成等。

神经介入可以用于哪些疾病?

 脑血管病是指脑部动脉或支配脑的颈部动脉发生病变,从而引起颅内血液循环障碍,脑组织受损的一组疾病。脑血管病按其性质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较多见,约占全部脑血管病人的70%~80%,是由于脑动脉硬化等原因,使脑动脉管腔狭窄,血流减少或完全阻塞,脑部血液循环障碍,脑组织受损而发生的一系列症状。另一类是出血性脑血管病,多由长期高血压、先天性脑血管畸形等因素所致。脑血管病是目前世界上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主要疾病之一。据我国统计资料报道,每年脑卒中发病数达万之众,是许多地区人口死亡的第一位原因。
  对于颅内动脉瘤有一种说法非常恰当,那就是它如同一枚不定时的炸弹,一旦破裂,就会要命。因此,一旦确定颅内动脉瘤,就要尽早治疗,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和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是介入栓塞治疗是介入神经放射学中最为成熟的方法,目前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主要手段。与手术治疗相比,介入栓塞动脉瘤风险相对较低,无需开颅,已经成为颅内动脉瘤治疗的主流方式,对于年龄偏大、患者一般情况较差、合并心肺疾患、及后循环的动脉瘤患者,介入治疗尤为适用。
  颈动脉狭窄的支架治疗是神经介入中另一较为成熟的技术。通过股动脉穿刺,将金属支架沿导丝通过血管腔直接输送到颈动脉的狭窄部位,将支架释放解除狭窄。支架置入后能够改善脑部血供,稳定狭窄部位的动脉斑块,从而减轻头晕等脑缺血症状并明显降低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是一种预防性手术。与手术治疗颈内动脉狭窄相比,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在具有住院时间短、适应症更广等特点。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是一种外伤引起的动静脉的异常交通,与颅内动脉瘤和颈动脉狭窄比相对少见。由于病变部位结构复杂,手术难度较大,目前介入治疗已经成为首选治疗方法。此外,对于脑血管畸形、颅内动脉狭窄、急性脑梗死和颅内富血供肿瘤等疾病,神经介入治疗也已广泛开展,并显示出较好的临床疗效。

 神外一科罗云梅

编辑:夏焱南

排版:夏焱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科普脑损伤脑垂体病变及介入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