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浙江大学医学医院肝胆胰外科主任潘万能主任医师领衔的团队,首次运用ICG荧光导航反染技术完成了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手术,标志着我院肝胆胰外科的腹腔镜微创技术实现再一次飞跃,做到了门静脉流域的精准肝切除。
60岁大伯左肝长出小结节
医生开展腹腔镜切除手术
4月初,60岁的陆大伯因“头晕两周,发现甲胎蛋白升高1周”来我院就医,收治于肝胆胰外科。经CT检查,显示陆大伯的左肝Ⅳ段见一枚大小约1.3*2.8cm的结节,需尽快进行手术。
在完善相关检查后,医院开展了MDT讨论,认为陆大伯首选为手术治疗。肝癌主要位于左半肝,通过腹腔镜微创手术完成左半肝切除是可行的,但是在进行肝段或者不规则的腹腔镜肝切除术中,经常遇到的关键性难题是无法准确判定隐藏在肝硬化结节中肝肿瘤的位置,或者无法准确判断肝肿瘤的安全切缘。运用ICG荧光导航反染技术可以精准定位,在荧光下,保留肝脏精确显示,可精准完成半肝切除。经与陆大伯及其家属商量后,潘主任决定为其实施“腹腔镜下左半肝切除术”。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后,手术由潘主任主刀,在荧光导航下,陆大伯在全麻下接受了腹腔镜下左半肝切除+胆囊切除+副脾切除术+腹腔置管引流术,凭借腹腔镜技术,仅开了4个1cm的切口,就顺利完成了肝切除术。术后,陆大伯各项生命体征平稳,第二天就可以下床活动,现恢复良好,在肝胆胰外科接受后续治疗。
ICG荧光导航反染技术精准定位让部位精确显示潘主任介绍,ICG(吲哚菁绿)是临床诊断中常用的一种体内应用染料,在肝脏肿瘤诊断过程中可用来评估肝脏储备功能,且对身体没有伤害。在术前或术中静脉注射ICG,通过摄像系统可以在手术过程中直接观测到荧光化的肝癌组织,肿瘤的位置、大小、边界、子灶等一目了然,让外科医生在手术操作时更加胸有成竹,手术完成得更加漂亮、干净。
团队协作肝胆胰微创手术再上新台阶据调查,我国肝癌的发生率约占全球发生率的45%左右,并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因其高复发率、高再手术率及一定恶变率,在治疗上一直是肝胆胰外科的难题。
目前,肝切除术是治疗肝癌最彻底有效的方法。开腹肝切除术这类传统手术,切口长达20cm且术后恢复慢,而腹腔镜肝切除手术具有痛苦轻、切口小、腹壁创伤轻、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
但是,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脏器,其血运丰富、结构复杂,包括肝动脉、肝静脉、门静脉、胆管系统,手术极易致出血、术后胆漏、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要切除左半肝就必须切断闭合肝内的主干血管和胆管,稍有不慎即可引起大出血而危及病人生命安全。临床上运用ICG荧光导航反染技术需要精确解剖病灶侧入肝血流,并加以阻断,因此要求更高更精准的微创外科肝内管道技术。
近年来,我院肝胆胰外科在潘万能主任的带领下,凭借多年来丰富的腹腔镜手术经验和先进的腹腔镜设备,开展了多项高难度手术。这是我院首次荧光导航——荧光反染技术应用于半肝切除,填补了我院在该领域的技术空白,标志着我院肝胆胰微创外科腹腔镜手术技术再上一个新台阶。未来,肝胆胰外科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追求卓越,紧跟国际前沿,不断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让微创手术造福广大患者。
专家介绍
潘万能
外一科(肝胆胰外科、普外科)主任
主任医师
从事外科临床工作30余年,擅长肝脏肿瘤的手术治疗,如各类型肝叶切除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头(胰体尾部)癌根治术、重症胰腺炎的治疗、慢性胰腺炎的胰肠吻合术;肝胆管结石的手术治疗、肝门部胆管狭窄整形、胆管盆式空肠Roux-en-y吻合术、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胆囊癌根治术、门静脉高压症断流、分流手术;开展其他常见普外科手术,如胃肠、甲状腺、乳腺手术;开展腹腔镜手术,如腹腔镜胆囊切除、肝血管瘤切除术、肝叶切除、胆道手术、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断流术、肝癌微波、射频消融等高难度“微创外科”手术。获市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二项,发表期刊论文30余篇。
供稿科室
外一科
点在看
点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