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城阳·海报新闻1月14日讯(记者欧阳继潇通讯员李春燕)内镜下粘膜剥离术又称ESD,是近年来出现的一项新的内镜下治疗手段,近日,医院消化内科实施多例胃肠镜下广基息肉ESD(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效果良好。
王女士今年35岁,近期因无明显诱因便血、头晕、全身乏力到医院消化内科就诊,消化内科主任王浩文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初步诊断为直肠息肉,遂进行肠镜检查,通过肠镜探查可见直肠内25*20*8mm息肉样隆起,表面粘膜结节状,证实了之前的诊断,由于直肠粘膜较薄,血管丰富,随时有出血风险,在内镜下切除,属于高难度治疗技术,王浩文详细评估,内镜下精细操作,运用ESD(内镜下粘膜剥离术),成功将该息肉切除,尼龙绳联合钛夹封闭创面,避免迟发出血穿孔,手术顺利完成。
王浩文介绍,ESD即内镜下粘膜剥离术,是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发展而逐渐成熟的医疗技术,主要对早期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其方法是在内镜粘膜下注射基础上利用高频电刀将病变所在粘膜剥离而达到治疗目的的内镜下操作技术。通过ESD可完整的切除病变,达到根治消化道肿瘤的效果。
因ESD具有微创、无痛、住院时间短、恢复快、安全等优点,已被作为治疗消化道早期肿瘤的首选方法,目前医院广泛应用。近期消化内科团队实施多例ESD切除广基病变,为治疗技术达到新高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医院消化内科医师具备精准的镜下诊断能力、熟练的内镜操作能力,内镜中心还开展了急诊胃肠镜下消化道大出血镜下治疗、无痛胃肠镜及镜下诊治、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组织粘合剂注射等;以及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胆胰管造影、鼻胆管引流术、胆道内支架置入术等,年开展内镜近万例,年治疗量余例,内镜诊疗水平位于岛城前列。
王浩文同时提醒广大市民朋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患有消化道系统疾病的病人呈逐年上升趋势,一旦出现腹部不适、恶心、呕吐、便血等症状时,医院的消化科就诊,对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建议定期进行一次胃肠镜检查,以免贻误病情。
相关阅读:
粘膜下剥离术(ESD)与传统的剖腹手术治疗方法具有的优势:
1.腹部无疤痕,创伤小,费用低。
2.患者可接受多个部位多次治疗,
3.医生可以获得完整的组织病理标本以供分析,
4.住院时间短,痛苦小,
5.可以不需要麻醉。
6.对早期癌肿,淋巴结转移风险小,可以达到外科手术同样的治疗效果
哪些情况可以采用粘膜下剥离术
1.早期癌肿:根据相关检查,确定肿瘤局限在粘膜层和没有淋巴转移的粘膜下层的肿块。
2.巨大平坦息肉:超过2cm的息肉,尤其是平坦息肉,推荐ESD治疗,一次完整切除病变。
3.粘膜下肿瘤:超声内镜诊断的平滑肌瘤脂肪瘤,间质瘤和类癌等,通过ESD可以完整剥离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