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瘘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胃病寒热错杂,试试半夏泻心汤,治疗痞病
TUhjnbcbe - 2024/6/30 17:59:00

半夏泻心汤是一张消化系统疾病的常用方,具有降逆和胃止呕除痞的作用,是古代治疗痞病的专方,所谓“痞”,在《伤寒论》中是指心下“满而不痛”“按之濡”,现在一般理解为上腹部不适,但按压时觉得很软,当然,半夏泻心汤除治疗心下痞以外,还能治疗恶心呕吐、烦躁不安、腹胀肠鸣等症。

什么时候用半夏泻心汤?

1.恶心呕吐、腹泻腹鸣,上腹部满闷不适,有轻度胀痛,但按之柔软无抵抗感。

2.烦躁不安,心生内热,多梦或失眠。

3.舌苔黄白相兼而腻。

以恶心呕吐、上腹部满闷不适为表现的疾病,如多种胃病、胆囊炎等,可以使用本方。

以腹泻为表现的疾病,如慢性肠炎、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醉酒呕吐或腹泻,也可以使用本方。

对于失眠或有精神障碍的患者,有心下痞、呕吐、腹泻、舌苔黄腻等症状,也可以用半夏泻心汤来治疗,效果非常好。

本方所治,寒热错杂,胃寒肠热,且胃寒更甚。胃寒则不能运化水饮,上逆则呕,入肠则鸣,肠热则脉数而小便黄赤,“胃不和则卧不安”,故见失眠烦躁。

半夏泻心汤就是寒热补泻诸药的混合体,可以看成是由小柴胡汤去柴胡、生姜,加黄连、干姜而成。病人痰饮扰胃,逆而作呕,故用半夏以降逆和胃止呕,干姜、甘草助阳化寒,得消痞散气、沟通上下气机;中焦痞塞,胃气不降而生热,故以黄芩、黄连之苦寒清热降气;脾胃气弱,不能斡旋上下,故用人参、大枣来补益气液,驱邪扶正。

方中半夏、干姜、人参温胃阳,炙甘草、大枣补胃阴,能使肠胃功能恢复正常,水饮得化,呕吐肠鸣得止;黄连、黄芩清肠热、消肠积,清下食积水饮、白色黏液,单肠为虚热,所以黄连轻用,一般不超过5克,若用量过大,则可能导致肠寒下利,这是所有泻心汤都要遵循的规则。

黄连清热,干姜温中,人参扶正补虚,半夏代表燥湿祛邪,故半夏泻心汤可广泛应用于一切寒热阻隔、胃气不和之证,有和胃理气、降逆散结的作用。对方中温清消补药物,可根据病情灵活加减运用:热重,可加黄连、黄芩、栀子,寒重可加干姜、附子,气虚可加人参、白术、山药,瘀结痛重可加半夏、枳实、草果,气滞可加木香、枳壳、厚朴、神曲,肝胆病可加入一些郁金、川楝子,治胃、十二指肠溃疡可加三七、白芨、厚朴、高良姜、白芍、蛤粉,治疗肠炎可加白头翁、蒲公英、野菊花等。

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皆是本方变化而来,甘草加至四到六两,即变为甘草泻心汤,加大量生姜,即为生姜泻心汤,治疗作用相似,都可以治呕而心下痞,或兼下利。

半夏泻心汤的煎煮法也很特别,去滓再煎,就是药物煮了以后,去掉药渣后还要再继续煮。去滓再煎以后味道是非常分明的,开始是辣的,之后是苦的,到最后是甜的,辛、苦、甘三种味道体现得比较清晰,更好地达到辛开苦降的作用,而不强调寒温并用。去滓是因为连滓煎煮过长可使一些有害成分进入汤液中,出现对脾胃的刺激,反而达不到作用。

半夏泻心汤证的特点是痞、呕、利都有,但重心放在呕,所以用半夏为君。为什么说是“泻”呢?因为病人有胀满不适的感觉,好像有有形之邪阻滞,但其实不是,不能用泄热通腑的方法治疗,反而方中还要用到人参、大枣、甘草扶正,是通过补而达到消的目的,通过健脾恢复中焦的斡旋能力,使气机转运正常,从而达到消痞的目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胃病寒热错杂,试试半夏泻心汤,治疗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