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性饮食可有效减肥,并产生产生健康好处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控制饮食不但可以减肥控制体重,还有助于改善代谢状况,预防像心脏病,糖尿病等与代谢异常相关的慢性疾病。
其中,间歇性禁食是最为流行的节食方法之一。
所谓间歇性饮食就是把一天内的饮食集中在白天6~8小时的时间内,延长夜间空腹期的时间。
更简单一点说就是每天只吃两顿饭,特别是不吃晚饭的所谓“过午不食”。
然而,很多人对这种“养生”方法存在诸多疑虑。
其中一种担心是,不吃晚饭(或者不吃任何一顿饭)会增加胃溃疡的风险。
“过午不食”,不吃晚饭真能导致胃溃疡吗?
胃溃疡早已不是曾经的“消化性溃疡”
人们为什么担心不吃某一顿饭,会饮食不规律会导致胃溃疡呢?
这是由于医学上曾经的一种错误认识造成的。
我们知道,胃和十二指肠合称为上消化道,发生在这两个部位的溃疡合称上消化道溃疡。
医学上,曾经把上消化道溃疡称为“消化性溃疡”。
这是因为,医学界曾经认为,导致上消化道溃疡的主要原因是胃酸和胃蛋白酶对胃黏膜的自身消化。
因此,医学上有“无酸不溃疡”的说法,上消化道溃疡也被称为“消化性溃疡”。
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更可信的证据否定了这一说法。
现在认为,尽管人类的胃内的酸度很大,PH值最低可以达到1.5。但是,胃内也相应的具有一整套自我保护机制,只要这一保护机制不受破坏,胃酸就不会导致自身消化。
也就是说,上消化道溃疡的自身消化说是一种过时的理论。
但是,这种说法在国内,特别是一些基层医生还颇有市场,因而在坊间仍被作为医学常识被广泛传播,认为饮食不规律会导致溃疡。
上消化道溃疡真正的原因
现在认为,真正导致消化道溃疡的原因是胃自身保护机制的破坏因素,其中两个最为确定的因素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和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生活在胃部的细菌。
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溃疡是20世纪末最重要的革命性医学发现之一。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它一方面从根本上改变了有关上消化道溃疡的发生机制理论,同时也极大地改变了这种疾病的治疗。两位发现者BarryMarshall和J.RobinWarren博士因此获得了年诺贝尔医学奖。
研究认为,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以破坏胃内防止自我消化的保护机制,因而增加上消化性溃疡的风险。
不仅如此,幽门螺杆菌感染还与胃癌的发生高度相关。
非甾体类抗炎药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是人类最常用的药物之一,通常用于治疗疼痛,退烧和消炎。其中包括大量人们耳熟能详的药物,比如阿司匹林,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等。
NSAIDs主要通过抑制炎症反应介质前列腺素的产生达到消炎、止疼、退烧作用。
然而,正常组织中的前列腺素却有着重要生理作用。
比如胃壁组织前列腺素就可以扩张血管,保障胃壁组织正常结构和功能,包括防止胃酸自我消化的作用。
使用NSAIDs抑制了胃壁组织前列腺素的产生,降低胃十二指肠的血液供应,减弱了粘膜组织保护自己免受胃酸侵蚀的能力从而容易发生溃疡。
NSAIDs同时还能干扰血液凝固,导致和加重溃疡出血。
这样,如果长时间和/或高剂量使用NSAIDs就会显著增加上消化道溃疡发生的风险,这种溃疡也被称为NSAIDs诱导的溃疡。
其他
另外,像遗传因素和高胃酸分泌的内分泌肿瘤也与上消化溃疡有关。
有些具有家族史的十二指肠溃疡可以由一种被称为ZES综合征的内分泌肿瘤导致。
这种肿瘤可以显著增加基础胃酸和最大泌酸量,从而更容易“烧坏”自己的胃和十二指肠。
饮食不规律会导致溃疡吗?
饮食不规律导致溃疡的逻辑是,饮食不规律,吃饭错过饭点,尤其是跳过某一顿饭;胃酸分泌却不会错过饭点。
到了该吃饭的饭点却不吃饭,空腹情况下胃酸照样大量分泌,自然就会烧坏自己导致溃疡。
然而,事实上,一方面,胃酸分泌主要是进食刺激,而不是按饭点自动分泌的;同时,如上所述,上消化道具有整套良好的自我保护机制,这一机制不被破坏,就不会轻易发生溃疡。
也就是说,不要说一顿饭不吃,即使一天跳过三餐,甚至连续很多天不吃饭,只要不存在破坏胃自我保护机制的因素也不会增加溃疡风险。
因此,一天两顿饭容易发生胃溃疡的说法是错误的。
#百里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