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瘘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柳咏ldquo永远在应考rdquo [复制链接]

1#
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术比较好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在许多人印象中,外科主任大都是男医生。医院外二科,带头人却是一位来自新疆的女医生。她有着深厚的手术临床积累,又师从浙江大学医学院教授、全国知名外科专家彭淑牖,是全国为数不多的能一并拿下胰腺、肝脏、胆管癌手术的女外科主任。从医30年,柳咏不仅追求精湛的手术技艺,更是把减少并发症、延长患者生命作为追求目标之一,以“永远在应考”的心态书写医者初心。

外科女主任

几年前,当柳咏用手术刀剖开一位患者腹部时,她被眼前的景象惊住了。这是一位年过花甲的胰十二指肠肿瘤病人,急需切除胰头肿块。家人带他从医院,特意找到了柳咏。

胰十二指肠手术风险很高,但是老人家属很信任柳咏,请求她直接做手术。老医院先后做过胆囊、肝脓肿、远端胃癌根治术和胆中管查,在柳咏这里已是第五刀,而且是腹部最大的手术。

在手术台上,柳咏剖开患者早已满是疤痕的腹部,发现腹腔消化道已经改建,组织解剖结构也被破坏掉了,解剖层次不在原位,且已发生粘连。这种情况柳咏已有所估计,可许多情况只有打开肚子才能知道。眼前的情形对手术造成了很大困难。截断、缝合、清除、连接、重建……在同事的缜密配合下,柳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手术。

在手术室站了近10个小时后,柳咏终于完成了整台手术,比常规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多花了六七个小时。病人术后顺利出院,至今仍健在。

还有一次,一位老医院医院,便秘问题让这位老人痛不欲生,她每天要在家做三次灌肠才能排出大便,来医院时脑袋已是耷拉着了。

病人家属要求柳咏为老人做个造瘘术,即在腹部放置粪袋用来排便。这是一个常规操作,要不要做?

柳咏对病人进行了全面检查,从慢运输功能到灌肠再到CT重建,柳咏发现,老人的便秘问题是由神经节的退化引起的。在这种情况下,即便做了造瘘术,由于肠子瘀滞,大便一样无法排出。还有一种选择,即切除全结肠,将回肠和直肠吻合,病人的排泄会变得通畅。不过这种方法会让排便在一天内变得极其频繁,尽管如此,许多病人仍然会选择,因为大家“宁愿泄出,也不愿憋在肚子里”。然而,这样就从排便不畅的极端走向频繁排便的另一个极端,柳咏并未轻易为病人这么做。

在经过一系列检查和全面考虑后,柳咏最终为病人进行了盲直肠逆蠕动手术。它需要对适应病症和病人情况作出准确判断。柳咏采用这一办法妥善解决了困扰病人多年的便秘问题。就在前不久,病人家属还发来照片,老人正乐呵呵地在老家广场的体育器械上做着锻炼。

柳咏的高超医术赢得了患者认可。医院写信,对其父亲的治疗表示感谢。

原来,这位家属的父亲因胆医院。在决定进行手术时,患者提出要“保胆取石”。这是一项较为先进的手术手段,但并不适合所有病情。该位患者的胆已经萎缩,收缩压也不佳,不宜保胆,只能开刀手术。不过患者抱着“十个开胆囊,九个拉肚子”的想法,拒绝手术。后来,在柳咏和同事们的悉心解释安慰下,患者终于安心接受了手术,顺利摘除了三粒黑色胆结石。

柳咏曾在浙江大学医学院师从著名外科专家、有“站在西医外科手术前沿的中国人”之称的彭淑牖教授。在肝胆外科,曾有祝学光等“五朵金花”引人瞩目。随着老一代肝胆外科女专家的离去和退出一线,能一并拿下胰腺、肝脏、胆管癌手术的女主任,在全国也已屈指可数了。柳咏正是其中之一。

永远在应考

医院从医多年,其实,柳咏来自新疆,是内地支边青年的后代。她的儿时理想并不是做医生,而是当一名像电影里那样的外交官。不过她小时候身体不怎么好,父母希望她以后从医。加之中学时期数理化成绩不错,后来柳咏便选择了医学之路。

大学毕业后,柳咏进医院。当时,这里的许多医院、二医大等,造诣深厚、医术高超。在他们的悉心指导下,柳咏在普外科成长得很快。为了夯实外科基础,柳咏常常围着病房、手术台36小时连轴转。有时科里的男医生们出去聚餐,作为唯一一名女医生,医院处理急诊和病房的事情。31岁时,柳咏已经成为一名较为成熟的二线医生,开始独立带组了。

柳咏一直有着强烈的学习意识。医院工作几年后,她又攻读了硕士学位,成为普外科的第一个研究生。读研期间,她还发表了第一篇SCI论文。后来,医院改建、普外科扩容,柳咏又远赴浙江大学医学院进修,并在那里考取了博士,拜入彭淑牖教授门下。

彭教授的课深受欢迎,柳咏常常要和医学院本院的博士“抢着”上课,此外,她的多部分时间都泡在病房里。柳咏的努力获得了认可,年“非典”期间,医院的人手不够用,临床科主任打破了“进修医生不准独立值班”的规矩,让柳咏担当了二线值班任务。

在浙医期间,除了学习前沿医学理论和先进医疗技术,柳咏还深受导师人格魅力的影响。

有一次,彭淑牖教授带领大家完成了一例肝移植手术,在取出病肝后,大多数情况下,柳咏和师兄弟们会将其先放置一旁,优先处理其他手术事项。那一次,彭教授取出病肝后,便独自一人开始了标记工作,肝门位置、病变部位、病变比例一一标出,然后开始解剖。直到全部程序完成,他才脱去手套。那时彭淑牖已年逾古稀,而且早有了美国外科学院荣誉院士、“中国神刀”的美誉,谁也想不到,他仍然如此注重细节。医院,针对高龄病人多、并发症多的特点,柳咏除了运用先进技术手段,她更看重对细节的处理。如何掌握用药种类和剂量让病情更利于手术?怎样把肿瘤病人淋巴结清扫得更到位?……

虽然已是大专家,可在柳咏印象中,彭教授仍有着极强的亲和力。很多次动手术前,彭淑牖会提前一天到病房看望病人,做充分的沟通。家属送他下楼,彭淑牖也不嫌其啰嗦,在电梯里对家属的问题一一作答。开完刀第二天,彭淑牖又一大早到病房探望。柳咏继承了导师的医者风范,在治疗过程中与患者保持了良好的沟通。一位做过胆囊微创手术的患者愈后评价柳咏:“柳主任为人很亲切,术后每天都来询问病情、叮嘱饮食,热心询问术后恢复情况,真的非常认真负责。”

做了几十年医生,柳咏每天她都要挤出几个小时用来学习。从最新的外国腹部外科手术学著作,到已经开过上百遍的某项手术案例,都在她的研习范围。前者涉及最新理念和技术的学习,而后者事关术中多个细节的优化。

在柳咏看来,医学的发展永无止境,而自己面对的病患也总有差异。同样一种胆囊炎,有的人做几分钟腹腔镜就可以解决,有的人却需要送进ICU病房观察,这背后就是个体的差异。这就要求医生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还要有精益求精的临床造诣。加之现在是老龄化社会,需要手术的病人夹杂症多,外科医生不仅要有高超的操作技能,还要有广博的各科功底,这便对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就像永远的高三学生,永远在准备应考,也要永远去学习。”柳咏说。

医者初心

在柳咏的带领下,医院外科得到了长足发展,外科医生队伍也成长起来。都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可柳咏带年轻医生却是毫无保留。一些疑难手术,柳咏放手让他们亲身操作,自己则从旁做助手。“在实践中成就他们,责任我来挑。”

在大力提携年轻医生的同时,柳咏对他们的要求也很严格。在柳咏看来,只要病人有需求,医生就要随叫随到,哪怕是节假日也不能关手机,哪怕是刚下了夜班也要赶回来。在病房值班,医生必须对病人的用药、病情变化等情况细致掌握,做到有问有答。但对于许多刚进科的80后90后年轻人来说,这些要求有时难免“苛刻”。柳咏也理解不同时代的医生所面临生活环境的差异,但她还是愿意将他们“千锤百炼”,“虽然很苦很累,但是进步会很大。这是一个优秀医生必须的职业生涯训练。”柳咏说。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转眼间柳咏已经从医30年。她时常告诫自己和身边同事,永远不要忘记了医者的初心。在承受了很多压力、身处紧张医患关系的今天,在病人面临危机的时刻,医生依然要保持一颗同理心。“你每天面对的是一个个具体的人,而不是冰冷的机器,病人有什么需求,他的预期和你的医疗预期能否吻合,这些都要站在病人的角度去想一想。”

医生并非万能,柳咏总是尽力而为。有的病能治,却因为家属经济条件不允许而暂缓治疗,柳咏只能给予充分理解。有的病人动手术有很高生命危险,柳咏会在说明情况后推荐更好的资源。一次,一位患者找到柳咏做十二指肠手术。但柳咏发现,这个身高一米七五的病人,体重居然不到七十斤,这很可能意味着患者营养状况极差。这种情况下,一旦开了手术将消化管道吻合,却会因为不易长在一起,而导致易漏和反复出血,非常危险。从患者生命安全角度考虑,柳咏最后推医院跑一趟。还有的病人,手术存在一定风险,但为了延长患者寿命,柳咏也愿意搏一搏。一位患者因为胆囊炎找到柳咏,他同时患有多年的心脏室壁瘤和附壁血栓。挂水治疗未必能保胆,但如果手术,因为胆与心脏相连,这种情况下进行手术是一种“禁忌”,但仍有治本可能。看着病人对延长生命的渴求,柳咏不仅详尽解释了不同方案的利弊,而且联合了麻醉师和护理团队,最终顺利实施了手术。

医院外科病人的特点,柳咏把术后康复好、并发症少、存活期长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之一。有不少八十多岁的患者在柳咏的悉心治疗下,不仅解除了病痛、延长了生命,还提高了生活质量。还有许多患者在家人的陪同下从扬州、新疆等地赶到常州来找柳咏就诊。

在业余时间,柳咏是一个没太多爱好的人。除了看看书、回答一些老患者的问题,就是在家做做饭。她喜欢吃家里的饭,也总是亲力亲为。柳咏还有一个爱好,就是过节。从春节、二月二、清明,到中秋、冬至,传统佳节她几乎一个不落下。二月二要剪发,要是理发店人多,柳咏便和家人象征性地剪几根头发;冬至要祭祖……“不一定非得做什么,但要有这种生命的仪式感。”柳咏笑着说。

对于未来,柳咏希望能将更多的精力倾注于外科微创技术和外科疑难危重患者的救治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