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协会常务理事 https://4001582233.114.qq.com/ndetail_3913.html9月18日,包医二附院消化微创中心王秋红团队完成本院首例腹腔镜下胰腺中段切除、胰肠吻合术。值得一提的是,这台高难度手术的“主镜”医师是一位年轻医生,该手术的顺利完成标志着包医二附院消化微创中心腹腔镜技术再上新台阶,同时也彰显着该中心医生团队的快速成长。
“现在我们的手术量虽然大幅增加,我个人却感觉轻松多了。”王秋红坦言,年11月建科时只有他一人能做腹腔镜胆囊手术,可谓‘一穷二白’,而现在,无论是胆囊、胃肠、还是胰腺,年轻医生已经逐渐挑起大梁。“明年我们要在肝脏手术上实现新突破。”谈起人才建设和科室发展,王秋红信心满怀,他表示,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科室将步入发展快车道。
完成腹腔镜胰腺中段切除9月18日,包医二附院王秋红主任和年轻医生王海龙共同完成了一台腹腔镜下的胰腺中断切除术。“手术的难点在胰肠吻合上,一旦发生胰瘘,后续的治疗会比较棘手,患者甚至有死亡风险。”王秋红主任解释说,这台手术是他配合王海龙医生完成的,虽然该式术因涉及胰肠吻合而增加了短期内胰瘘并发症的风险,但是病灶部位的精准切除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正常胰腺组织和术后胰腺的内分泌、外分泌功能,有利于患者的远期预后。同样,因该术式涉及腹腔镜胰肠吻合这一高难度技术,它的成功完成也为科室未来独立开展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打下了基础。患者是一位50多岁的男性,在体检中发现胰颈部位有一肿物,经腹部增强CT及核磁检查,诊断为胰颈部黏液性囊腺瘤。“囊腺瘤是良性肿瘤,患者的肿瘤比较大,有癌变风险,一旦癌变,后果将不堪设想。”王秋红解释说,这样的病症手术是最好选择。胰腺胰是一个狭长的腺体,横置于腹后壁,位置较深,分胰头、胰颈、胰体和胰尾4个部分。胰腺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不仅有外分泌功能,即分泌胰液,帮助消化人体摄入的蛋白质、脂肪和糖;还有内分泌腺,分泌胰岛素等,人们常说的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就与此相关。
胰颈部的囊腺瘤有两种手术方式:
行胰体尾切除术,手术中既要切除囊腺瘤占位的胰颈、胰体部,还要切除正常的胰尾部,只保留胰头。也就是说,该术式要切除60%~90%富含胰岛细胞的胰腺实质,这将影响到患者术后胰岛功能的恢复(相关数据显示,胰体尾切除术伴有慢性胰腺炎患者术后糖尿病的发病率较高,对预后不利);
精准的节段性胰切除术,只切除囊腺瘤占位的胰颈和胰体部,保留胰头和胰尾,这样将更多地保留正常的胰腺组织,最大限度地保护胰腺的内分泌和外分泌功能。但是这种手术也有它的禁忌症和弊端,其最大的缺点就是因涉及胰肠吻合技术而增加了术后胰瘘的风险。
从手术操作上看,胰体尾切除后,只需把靠近胰头的断端用吻合器闭住,不涉及胰肠吻合,胰头部分泌的胰液可以按照原消化路径从十二指肠进入空肠、小肠;而胰腺中段切除,除了要处理靠近胰头的胰腺断端外,还需要在屈氏韧带下方15~20厘米处切断肠管,把下面的肠管提上来,将肠管断端与胰尾断端的胰管、胰腺进行吻合,即行胰肠吻合术,而切断的肠管另一断端还要接回肠管,即行肠肠吻合术。这样,胰头部胰管分泌的胰液可以按照原消化路径进入十二指肠,再通过肠肠吻合的接口进入小肠,参与营养的吸收和消化,而胰尾部胰管分泌的胰液也可以通过胰肠吻合接口进入小肠参与消化。
“虽然精准的胰腺切除对患者预后更有益,但是因为涉及胰肠吻合,手术操作难度特别大,它极为考验外科医生的吻合技术,不是谁都敢挑战的。”王秋红说,因患者只有50多岁,比较年轻,为其远期预后打算,在综合评估了患者的整体情况后,他们决定为其做精准的胰腺中段切除。手术按预期方案进行。术中,王海龙医生和王秋红主任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操作,经过3个小时的努力,手术顺利完成,术中出血10毫升。快速成长的年轻团队年11月,包医二附院整合资源优势,让消化内科的消化内镜与外科的腹腔镜、胆道镜“联姻”,通过“镜镜联合”为患者提供一站式精准治疗,创立消化微创中心应势而生。
与国内各大中心合作,通过手术带教、学术交流,提高自身技术水平。
从学科结构上看,包医二附院外系并无优势,王秋红主任用“一穷二白”来形容建科之初的情形——能独立做腹腔镜胆囊手术的只有他一人,胃肠、胰腺、肝脏等手术极少涉及。在这种情况下,医院搭建的优质平台,医院、广东中山六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等国内一大批知名中心展开技术合作,请进来、走出去,提高技术水平,并借势成长,医院消化内镜优势和国内知名专家留住患者,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消化微创中心获得长足进步,年手术量从年的台,到年的台,至年9月,今年已完成各类手术余台,年内手术量预计突破台。优势资源的整合、消化微创中心的发展,同样加快了消化内镜的发展。ERCP手术量从整合前的不足台,到年突破台、年突破台,今年预计突破台。“年全年只做台手术,我忙得团团转,现在年手术量突破多台,却感到很轻松,有时一天七八台手术,我一台都不用上。”王秋红主任坦言,年轻一代的快速成长让他欣喜,目前消化微创中心“胃肠”“肝胆”两个护理单元中,各有3名医生能独立完成各类手术。“比如李小龙医生,他是一名90后,近一年内已经独立完成胆囊手术多台、胆道探查20多台。王海龙医生除了‘主镜’做了腹腔镜胰腺中断切除,成功完成高难度的‘胰肠吻合’外,这两天刚做完一例腔镜下的‘胆肠吻合’手术,患者胆总管结石反复发作,做过4次ERCP,断掉一段胆管行‘胆肠吻合’是终级解决方案。”王秋红说,只要选择好合适的患者,他对消化微创中心独立开展腹腔镜下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信心十足。学术讲座现场腹腔镜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仍然是普外科领域的高难度手术,涉及部分胰腺、临近十二指肠、胆管下端、部分胃和空肠的切除,以及胆肠、胰肠、胃肠、肠肠吻合,其中又以胰肠吻合为技术难点,目前我市尚无医生能独立开展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上个月我们做了5台胰十二指肠手术,除了腹腔镜的手术是外请专家外,由我配合让王海龙主刀做了两台开腹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这两天又做了腔镜的‘胰肠吻合’‘肠肠吻合’‘胆肠吻合’‘胃肠吻合’更不是问题,可以说已经为独立开展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做好了铺垫。”王秋红说,王海龙医生只有37岁,在内蒙古范围内还没有如此年轻的医生能独立完成腔镜下的‘胰肠吻合’技术。规范培训助未来发展在外科领域,有这样一句话:胆囊是外科医生的坟墓!说的是腹腔镜下的胆囊切除虽然是最基础的外科手术,医院都能开展,却因偶发的胆管损伤让外科医生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国外相关统计显示,胆囊手术中胆管损伤率为0.4%~0.6%,也就是说台手术中有4~6名患者会发生胆管损伤意外。“我们现在年胆囊手术近台,从来没有发生过胆管损伤的情况。”王秋红说,即使年轻医生做手术,也能将各种并发症降到最低,这些都源于严格、规范的培训和手术操作。“年轻医生独立上手术前,必须先扶一年镜子,再剔半年胆囊(即医生把重要部位都做完,剩最后一步,摘掉胆囊),然后再在上级医生的监控状态下做胆囊手术,做够50台后才放‘单飞’。”王秋红说,在手术操作上,要严格遵循操作步骤:先从外侧做,再从内侧做,彻底显露胆囊管、胆囊动脉,然后上夹子,再断胆囊管、断胆囊动脉……“千万不能‘直奔主题’。”王秋红说,规范的操作是患者预后和规避风险的保障,丝毫马虎不得。在大力培养年轻医生的基础上,消化微创中心结合科室“底子薄”的现状,在科室建设和发展上规划了逐级提高、逐步发展的路子,一年一个重点,一年一个台阶。“年我们的重点是拿下结直肠,年重点在胃的手术上,年要在胰腺上有所突破,明年我们会在肝脏上下功夫。”王秋红说,3年磨砺为科室发展奠定的很好的基础,他们更是将目光锁定在更精准、更微创的肝脏的融合影像技术上。连续开办两届融合影像技术培训如今,在肝脏肿瘤的治疗上,超声引导下的射频消融技术在某些方面能达到媲美外科手术的效果。然而,超声科医生没有外科肝脏解剖基础,外科医生又看不懂超声图,加之单纯依靠超声引导,很难精准定位肿瘤。“射频消融有一定范围,针必须穿刺在肿瘤中心或者适当位置才能有效‘烧掉’肿瘤,不损伤正常的肝组织。融合影像技术依靠一种特殊设备,可将CT和核磁影像资料拷贝进去,超声探头就像GPS,随着探头的移动,显示屏上一半出现的是超声影像图、一半出现的是该位置的CT或者核磁影像图,结合超声图像和CT或者核磁的逐层扫描图像,可以精准定位肿瘤,找到最佳穿刺点和穿刺路径,治疗也更为精准。”王秋红说,除了融合影像外,目前无论是开腹还是腹腔镜手术,都可以通过特殊的“术中超声探头”帮助医生精准定位肿瘤。“比如说日本外科专家研究出一种可以绕在手指上的超声探头,各种用于腹腔镜手术的超声探头也在临床广泛应用。”王秋红说。
融合影像手术手术演示、带教
王秋红主任(左)与北京医院王宏光教授讨论患者病情外科医生拿起超声探头,绝对是“利器”!包医二附院非常重视学科发展和平台搭建,在医院的支持下,不仅购进了融合影像和各种术中超声设备,科室还与世界顶级融合影像专家——医院*凯文教授、腹腔镜术中超声开医院展开深度合作,成功开办了两届融合影像论坛。“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王秋红表示,目前科室正在做人员的培训和引进工作,明年会重点打好“肝脏”这张牌,让本地患者受益于医学的进步和发展。9月21日,王秋红应邀赴广州参加了在南方医科大学医院举办的年中国腹腔镜胃肠外科研究组临床研究国际研讨会,并做了关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专题讲座。“这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王秋红感慨说,医院高端平台的搭建,自身技术水平在专家们的帮助下快速提升,医院的学术地位也开始凸显,不仅在消化微创领域,在很多高端学术会议上都出现了包医二附院医生的身影,这是令人欢欣鼓舞的。
编辑沈建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