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瘘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条 [复制链接]

1#
治疗白癜风北京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第条

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躁烦者,此为阳去入阴故也。

导读:历代伤寒学者对《伤寒论》多有注释,受个人认知所限,不免有所偏颇,读者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临床,注重自我理解。毕竟,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文末有留言,大家可以发表自己的注解,一起提高!

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

表为阳,里为阴。邪在表则外有热。六七日,邪气入里之时,外无大热,内有躁烦者,表邪传里也,故曰阳去入阴。

清·吴谦《医宗金鉴》

伤寒六、七日,邪欲入里之时也。无大热,表热微也。躁烦者,里热盛也。此为阳去入阴也。阳去入阴者,谓阳邪去表入里,传于三阴也。

成无己曰:内热为烦。谓心中郁烦也;外热为躁,谓身外热躁也。内热为有根之火,故但烦不躁,乃先烦后躁者,皆可治;外热为无根之火,故但躁不烦,及先躁后烦者,皆不可治。

方有执曰:去,往也。言表邪去而入于里,所以外无他热,而内则烦躁也。

清·柯琴《伤寒来苏集》

上文论各经自受寒邪,此条是论阳邪自表入里症也。凡伤寒发热至六七日,热退身凉为愈。此无大热则微热尚存,若内无烦躁,亦可云表解而不了了矣。伤寒一日即见烦躁,是阳气外发之机;六七日乃阴阳自和之际,反见烦躁,是阳邪内陷之兆。阴者指里而言,非指三阴也。或入太阳之本,而热结膀胱;或入阳明之本,而胃中干燥;或入少阳之本,而胁下硬满;或入太阴,而暴烦下利;或入少阴,而口燥舌干;或入厥阴,而心中疼热,皆入阴之谓。

清·*元御《伤寒悬解》

伤寒六七日,经尽之期,外无大热,而其人烦躁者,此为阳去而入三阴之脏也。脏阴旺则阳气离根而失归,必至烦躁。

清·曹颖甫《伤寒发微》

少阳病至六七日,已经一候,为当传三阴之期。但少阳一证,传太阴者绝少,盖太阳一证,寒水当从汗解,汗出不彻,阳热转入阳明。汗液未泄者,遂并入太阴之湿。阳明之燥气上薰,膈上痰涎乃郁而欲吐,故太阳篇以颇欲吐者为传。设阳明阳热不盛,亦有太阳之后,即传太阴者,所谓于寒湿中求之也。少阳之传,不入少阴,即入厥阴,所以入少阴者,则由手少阳三焦传入(腰以上为淋巴管,腰以下为输尿管)。三焦主水道,外散为汗,下泄为溺,皆恃相火为之排泄。相火日消,则水藏不温,由是水藏固有之元阳,遏于寒水而不能外达,故有「吐利,手足逆冷,烦燥欲死」之吴茱萸汤证。所以入厥阴者,则由足少阳胆传入(胆管下注十二指肠之端,正当胃底幽门,故胃底有胆汁)。胆汁取资于肝藏之血液,助胃中消化,为生血之源。血之温度最高者,为其中含胆火也。胆火虚,则其血不温。肝脾俱寒,而生阳垂绝,故有「脉微,手足厥冷而烦燥,灸厥阴而脉不还」之死证。盖此二证,阳回则生,阳绝则死,较浮阳暴越之烦燥用干姜附子汤、茯苓四逆汤者,尤为危笃。本节无大热而烦燥,实为少阴、厥阴两证之渐,故仲师以为阳去入阴,盖其始则为无大热,其机即有逆冷厥冷之变。易曰:「履霜坚冰至。」盖言渐也。太阴为纯阴无阳,不当有烦燥之证,故不在此例。

刘渡舟《刘渡舟伤寒论讲稿》

本条与第条、条同讲。

这三条说明少阳主枢,一个是表里之枢,一个是阴阳之枢,所以它的发病不论是表里之邪也好,阳去入阴也好,往往和少阳的枢机不利、枢机为病有关系。因此我们作为一个临床医生,就要注意这些问题,如何使少阳枢机利,使邪气不能由阳入阴,如何在三阳合病治从少阳来解三阳复杂之邪。

三阳合病是讲合病的。只有阳经能讲合病,阴经就不讲合病了。太阳与阳明合病的喘而胸满者用麻*汤;三阳合病的身重,短气,腹满,汗出用白虎加人参汤。一个治在太阳,一个治在阳明,治太阳者邪偏于表,虽然是太阳阳明合病,但是偏于表,可以用麻*汤。三阳合病汗出、口渴,以阳明的热为重的,用治在阳明,得用白虎加人参,所以合病有发汗之法,有清解、清热生津之法。

三阳合病,脉浮大,上关上,但欲眠睡,目合则汗。这条没提证,就提脉了,以脉代证,浮是太阳之脉,大是阳明之脉,上关上就是关脉。因为张仲景论脉与后世不同,寸脉叫寸口,关脉叫关上,尺脉叫尺中。阳热之邪偏盛,脉有浮大,见于关上,就是说寸关脉比较明显,尤其是关上更明显。因为阳热之邪壅盛,寸关之脉偏于阳位,尺脉偏于阴位。有的注家认为关脉属于少阳,关脉属于胆,关脉就代表了少阳。

实际上,三阳合病,脉浮大,上关上就是说阳热很盛的意思,三阳的阳热之邪很盛,所以脉浮而又大,尤其是在关上反映得更显著。热一盛,就要发生神昏,所以就但欲睡眠。少阴病是脉微细,但欲寐也,脉是微细的,那是阳虚而阴盛。这是脉浮大而又上见于关上,连关上更显著,这是阳脉,属于热壅而神昏。这和阳虚截然不同。目合则汗,眼睛闭上,因为他睡觉,乐意睡眠,但欲眠睡,眼睛一合,浑身汗出,这种汗不叫自汗,叫盗汗,睡中出汗叫盗汗,为什么?阳加于阴谓之汗,阳气一盛,尤其是少阳相火之气郁迫,就更能伤阴,阴不能入,逼汗外出,就出现了盗汗。这个病是有的。医院看病,有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子,就是盗汗,怎么治也治不好,有口苦,大便干燥,心下逆满,难受,心里发烦,月经有点儿后期,所以我开了付大柴胡汤加牡丹皮,吃了就好了。

少阳气郁化火的出汗和阳明病的自汗不一样。前面讲的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与麻*汤是没有汗的,三阳合病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属于阳明,不是盗汗,是自汗出。到了少阳,三阳合病,热气壅盛,要显示少阳的特点,合目则汗,是盗汗。既然是这样,用白虎汤行不行?不行,尤在泾说,恐怕这个不是白虎汤所能治疗的。因为是盗汗,意思就是告诉你三阳合病,治在少阳,得要清解少阳之热。

因此,三阳合病有发汗之法、清热之法,还有清透少阳之热,火郁则达之这样的方法。内科里有痨瘵病,就是虚劳病,也就是现在所说的肺结核,很多病人有骨蒸劳热,晚上盗汗,药里都要加点儿柴胡,比如柴胡清骨散,柴骨蒸久不痊,热盛清之炒胡连,鳖甲青蒿柴地骨,都要加点儿青蒿、柴胡,因为都是火郁伤阴,少阳的相火郁了,所以加一点儿清透的药,疏通少阳木气的郁迫,再加上滋阴的药才有效。柴胡清骨散、柴胡鳖甲汤,用柴胡、青蒿这一类的药透点儿少阳,使气不郁了,相火达了,就不往一块聚了,从而达到了治疗的目的。

第条是伤寒外感病,如果邪气在表,还得发热,这个人无大热,但不是一点儿热都没有。伤寒六七天,如果邪在太阳还得发烧,现在发烧不是太厉害,是无大热,其人躁烦者,出现躁烦不安、坐立不稳,心烦体躁,既然是六七天没有大热而出现躁烦,这是什么缘故啊?此为阳去入阴也,张仲景告诉我们,这是阳去,就是阳邪,就是太阳之表邪,去就是往,从这一经往另一经去了,去入阴,阴是里,就是由表入里,可能就到阳明了。这个阴可不是阴经,这里的阴阳是指表里,阳去入阴是表邪入里,由太阳之表到阳明之里。这是一个过渡的时候,太阳的表热轻微了,入了阳明但还没有到痞、满、燥、坚、实那个份上。

第条和少阳有什么关系?《伤寒论》有一些意在言外之处。太阳主表,阳明主里,少阳为表里之枢机。如果少阳之气不利,就有这样的可能,就是说少阳就像搭个桥,是一个通路,阳气、表邪就是通过少阳这个桥梁、通路到了阳明、到了里。换而言之,如果少阳枢机很利,邪气往里来的时候,它有个枢机的作用,能够使邪不往里来,这样不就好吗,邪气不就不往里了吗?所以上边这一条是讲三阳合病,合病者,共同的发病,这里有少阳有热的问题。下面这条是太阳病往阳明病传,有太阳的来路,有少阳的去路,中间有没有少阳的关系?也有少阳的关系。这里包括少阳的枢机不利,少阳的枢机不能够抗邪外出,所以邪气就通过少阳而传到阳明,出现烦躁之证,这里有这么一个含义,表、里、中,有表、有里、有中间,中间是少阳的问题。

第条作比方,比喻说是伤寒病三天了,三阳病也算是传尽了,三阴当受邪,头一个是太阴,太阴应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为三阴不受邪也,如果这个人反倒能食,同时,吃了以后也不恶心、不呕,也就是脾胃气还很好,里气还和。这时候邪气还只是在阳,就不能入于阴。三阴不受邪就不受邪了,放在少阳篇有什么意义?太阳、阳明、少阳,少阳完了之后就是太阴,所以少阳又是阴阳之枢,邪气到了少阳,少阳要是抵抗不了,那就往太阴过渡。如果少阳气机利,不往阴经中发展,过去讲了,少阳病有阴证机转,讲了柴胡桂枝干姜汤,有肚子胀满,有下利,就已经出现了太阴病的苗头。假如少阳有力量,阳气能够抗邪,能够把邪气遮挡住,不使它入到太阴。这两条告诉临床医生,由表到里也好,由阳入阴也好,往往是治疗少阳病不得力的时候,少阳抗邪的功能不好而出现的。在治疗的时候,要注意这个问题。为什么?上面就这么说,太阳病,发汗以后,这个人就谵语,说胡话了,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则烦而躁。为什么就烦躁了?

治少阳没治对,邪气就由表入里,到胃了。在少阳病,治不好,就影响少阳的抗邪的功能,邪就由阳入阴了,所以少阳是表里之枢、阴阳之枢。这两条就是说是三阳经病的问题也好,阴阳的、阳经之邪往阴经的过渡也好,都和少阳是有关系的。所以在治疗少阳病时,不要犯少阳之忌,使少阳不受到什么损失,这样保证邪气不往里来,不往阴里传变。另外,对于治疗少阳病,既有和解表里的问题,也有和解阴阳的问题,因为少阳本身它就具备了这样的特点。

胡希恕《胡希恕讲伤寒论》

六七日是由表传里的时候,前面也有伤寒五六日,无论是中风或伤寒都要传半表半里,六七天是传阳明病的时间。无大热,这个热结于里,所以外无大热,前面讲的陷胸汤证也有这种情况,外无大热,热结于里头了。其人烦燥者,这个表热不解,人就烦;这个热在里,也烦,而且更烦,所以燥烦,燥是惊燥,就是燥扰不宁,它不宁静;烦者,热也,同时再有热。这个热不在外,外无大热,而且六七天的时候有这个情形,肯定是热传里了。此为阳去入阴故也,古人说阳主外,外边没有了,就是入里了,这个阴阳应当指表里说的。

这段按理说不应当放在这里,它认为这里讲的是病传了,说由太阳病,传入半表半里,再传入里,有这么一种情况。另一种情况呢,太阳病有直接传里的,这段说的就是这种,伤寒过六七天直接传里,这个与少阳病无关了。

子恒试注

患太阳伤寒六七天,正是传变之时。身无大热是指表热不重(互参第条),病人出现燥烦说明邪已入里,热扰胸膈则烦,正是邪气由太阳内传阳明的过程。阴阳即表里,阳去入阴即表邪入里。

第条: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继承和发扬中医,是我们的责任!

版权说明

版权说明:本文部分内容摘自《刘渡舟伤寒论讲稿》,作者/刘渡舟;《胡希恕讲伤寒论》,讲述/胡希恕。转载旨在传播中医文化知识,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文中《子恒试注》部分为原创内容,转载请说明出处。

前文提要

第条: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

第条: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因硬者,与小承气汤和之愈。

第条:得病二三日,脉弱,无太阳柴胡证,烦躁,心下硬,至四五日,虽能食,以小承气汤,少少与,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与承气汤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虽不受食,但初头硬,后必溏,未定成硬,攻之必溏;须小便利,屎定硬,乃可攻之,宜大承气汤。

第条: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第条: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第条: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第条: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第条:阳明少阳合病,必下利,其脉不负者,为顺也。负者,失也,互相克贼,名为负也。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第条:病人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虽脉浮数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脉数不解,合热则消谷喜饥。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宜抵当汤。

第条:若脉数不解,而下不止,必协热便脓血也。

第条:伤寒发汗已,身目为*,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中求之。

第条:伤寒七八日,身*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

第条:伤寒,身*发热,栀子柏皮汤主之。

第条: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麻*连轺赤小豆汤主之。

第条: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第条: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第条: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烦而悸。

第条: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

第条:若已吐下、发汗、温针,谵语,柴胡汤证罢,此为坏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

第条:三阳合病,脉浮大,上关上,但欲眠睡,目合则汗。

自我测验

第条: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躁烦者,此为阳去入阴故也。

复制可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